11
  會議介紹 會議詳情 與會者名單 議程
北京大學哲學系
 
李麒麟 蓋梯爾問題、成真項理論與時間表徵 提要
程樂松 身、體與身體的詮釋和建構────
道教身體觀念及其運用作爲研究物件的可能性
提要
寧曉萌 「肉身」 (La Chair) 作為「人的身體」 :佛洛德哲學與梅洛龐蒂的「肉身」 概念 提要
Reiner Schäfer  Rational Emotions and the Order of Emotions 提要
     
政治大學哲學系    
王華 從荀子禮樂化性談情感在道德認知與判斷中扮演的角色 提要
何淑靜  論荀子的「心與身之關係」 提要
林從一   Fine-grained Argument and Conceptualism of Perception 提要
林遠澤   語言的身體姿態起源論
與馮特對身心問題的表達理論重構
提要
鄭光明   瓦爾準與藍騰論仇恨言論 提要
劉若韶  自律與上帝的誡命——John Hare對康德的上帝誡命理論詮釋 提要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郝兆寬 哥德爾針對物理主義的一個論證 提要
孫向晨 論盧梭的良知概念  
郭曉東 「氣」是否具有道德意義?論朱子對孟子「浩然之氣」的詮釋 提要
張雙利 身體、靈魂與歷史─ 論恩斯特•布洛赫對身心關係的重新解讀 提要

郁喆雋

諸神之爭────重思韋伯的「價值多神論」 提要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王啟義 On Gödel on God  
姚治華 Body, Mind and Consciousness: Comparative Reflections 提要
張錦青 From the Extended Mind to the Extended Knower 提要
黃勇 Empathy for the "Devil" 提要
劉國英 What Does Existence Mean? Merleau-Ponty's Way from Body-Schema to Sexual Schema 提要
劉創馥 康德的自由與自發性 提要
鍾磊 Sophisticated Exclusion and Sophisticated Causation 提要
     
(按大學及姓氏筆劃排序)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