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會議介紹 會議詳情 與會者名單 議程
主題講者
 

楊祖漢
(中央大學)

從《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論述唐先生的一些哲學見解 提要
Thomas Fröhlich
(Universität Hamburg)
A Civil Theology for the Modern Condition: Tang Junyi’s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提要
     
中國大陸    

王建寶
(深圳大學)

從唐君毅的花果飄零到杜維明的一陽來復——以《唐君毅日記》為傍依 提要
王順然
(深圳大學)

韓非悖論:以「自利自为」為基礎的「明君之道」——從唐君毅先生《韓非子之治道》一文看

提要
王興國
(深圳大學)
中國的中道與道統——唐君毅「中道」思想「密意」探要之一 提要

白欲曉
(南京大學)

由賀麟紀念唐君毅先生文尋繹儒學現代開展的一些面向 提要

何仁富
(浙江傳媒學院)

唐君毅青年時期的生死經驗及其哲學義涵——唐君毅的生命體驗及其哲學建構(之二) 提要
李承貴
(南京大學)
儒家人文思想的開掘與拓展——唐君毅先生的探索 提要
肖雄
(湖北大學)
唐君毅哲學中的道德主體與認知主體關係試析 提要
徐波
(復旦大學)
現當代新儒家圓教思想的「殊途」與「同歸」——以馬一浮、唐君毅及牟宗三為中心 提要
秦燕春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
道義相期與詩何以教:濂洛風雅的閨門異響——關於《思復堂遺詩》校箋本 提要
盛珂
(首都師範大學)
「道德自我」與「智的直覺」——唐、牟理解「道德」意義的不同路徑 提要
陳鵬
(首都師範大學)
「理一分殊」與唐君毅文化哲學系統之建構 提要
Jonathan Patrick KEIR
(Peking University)
Translating the Truth of Love: Tang Junyi's Aiqing zhi Fuyin and the Challenge of Spiritual Humanism 提要
     
臺灣    
李淑珍
(台北市立大學)
港台儒家的現代中國史論: 唐君毅與錢、徐、牟諸家之比較 提要
翁文嫻
(成功大學)

靈根如何自植——試自當代詩歌語言析論存在的真相

提要
陳志強
(台灣大學)
清代儒學「惡」論初探 提要
黃兆強
(東吳大學)
唐君毅先生30歲前後的哲學思維──以《致廷光書》為探討的主軸 提要
黃冠閔
(中央研究院)
散種與再疆域化──唐君毅、牟宗三與當代新儒家哲學的資源更新 提要
楊儒賓
(清華大學)
情歸何處——晚明情性思想的解讀 提要

劉保禧
(東吳大學)

遺民作為方法:重讀胡適之《說儒》 提要
黃漢光
(東華大學)
唐君毅論吉藏與智顗的三諦思想提要 提要
     
香港    
王培光
(新亞研究所)
說莊子的兩個心靈境界 -----由唐先生說莊子之仙境進一言 提要
余少華
(香港中文大學)
〈男兒當自強〉的前世今生: 〈將軍令〉的滬港雙城歷史變化及社會意義 提要
吳明
(新亞研究所)
目的論與即生言性、即理言性、即心言性——以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為中心 提要
翁正石
(香港樹仁大學)
牟宗三與唐君毅的天人合一觀的比較 提要
陳學然
(香港城市大學)
冷戰香港的教育與唐君毅的文教思想:從新亞到中大 提要
黃慧英
(香港嶺南大學)
道德的實現與生命的圓滿──康德與唐君毅對圓滿性的論述 提要
黃穎瑜
(香港中文大學)
唐君毅的自我觀——心靈、道德與理性 提要
翟志成
(新亞研究所)
和而不同:唐君毅先生和徐復觀先生的某些不同觀點 提要
趙敬邦
(香港中文大學)
華嚴宗的神聖世界 提要
盧雪崑
(新亞研究所)
駁所謂「港台新儒家的使命終結與歷史退場」 提要
(按地區及姓氏筆劃排序)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系 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