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詒讓《墨子閒詁》

1.     故,所得而後成也。
故,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1]大故,有之必[],無[之必不]然,[2]()[][3]之成()[][4]也。
[版本比較]

2.     體,分於兼也。
體,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版本比較]

3.     [5],材也。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版本比較]

4.     慮,求也。
慮,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版本比較]

5.     [6],接也。
知,知也者以其知()[][7]物而能貌[8]之,若見。
[版本比較]

6.     ,明也。
(
)[][9]()[]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版本比較]

7.     仁,體愛也。
仁,愛己者非為用()[][10]也,不若愛馬()[](若明)[11]
[版本比較]

8.     義,利也。
義,志以天下為()[][12],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版本比較]

9.     禮,敬也。
禮,貴者公,賤者名,而俱有敬僈[13]焉,等異論[14]也。
[版本比較]

10. 行,為也。
行,所為不善名,行也;所為善名,()[][15]也,若為盜。
[版本比較]

11. 實,榮也。
實,其志氣之見也,使人如己,()[][16]若金聲玉服。
[版本比較]

12. 忠,以為利而強()[][17]也。
忠,不利弱子()[],足將入()[]容。
[版本比較]

13. 孝,利親也。
孝,以親為()[],而能能利親,不必得。
[版本比較]

14. 信,言合於意也。
信,()[]以其言之當也,使人視城得金。
[版本比較]

15. 佴,自()[]也。
佴,與人、遇人、眾[18]
[版本比較]

16. ()[][19],作嗛也。
()[
],為是(為是)之台[20]彼也,弗為也。
[版本比較]

17. (廉)[慊][21],作非也。
(
)[],己()[][22]為之,知其()[23]()[][24]也。
[版本比較]

18. 令,不為所作也。
所令,非身(弗)[][25]行。
[版本比較]

19. 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任,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
[版本比較]

20. 勇,志之所以敢也。
勇,以其敢於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於彼也,害之。
[版本比較]

21. 力,()[]之所以奮也。
力,重之謂下,()[]()[][26]也。
[版本比較]

22. 生,()[]與知處也。
生,()[][27]之生,()[][28]不可必也
[版本比較]

23. 臥,知無知也。
臥。
[版本比較]

24. 夢,臥而以為然也。
夢。
[版本比較]

25. 平,知無欲惡也。
平,()[][29]
[版本比較]

26. 利,所得而喜也。
利,得是而喜,則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版本比較]

27. 害,所得而惡也。
害,得是而惡,則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
[版本比較]

28. 治,求得也。
治,吾事治矣,人治南北[30]
[版本比較]

29. 譽,明美也。
之,必其行也,其言之忻,使人督[31]之。
[版本比較]

30. 誹,明惡也。
誹,必其行也,其言之忻。[32]
[版本比較]

31. 舉,擬實也。
(
)[][33],告以()[][34]名,舉彼實也。
[版本比較]

32. 言,出舉也。
故言也者,諸口能之出()[][35]者也。民若畫俿也。言也[][36],謂言猶[37]()[]致也。
[版本比較]

33. 且,()[38]言然也。
且,自前曰且,自後曰已,方然亦且。(若石者也)[臣民也者][39]
[版本比較]

34. 君、臣、()[][40],通約也。
君,以若名者也
[版本比較]

35. 功,利民也。
()[][41]待時,若衣裘。(功不待時若衣裘)[42]
[版本比較]

36. 賞,上報下之功也。
賞,[上報下之功也。]
[版本比較]

37. 罪,犯禁也。
罪不在禁,惟害無罪,殆
[43][44](上報下之功也)
[版本比較]

38. 罰,上報下之罪也。
罰,上報下之罪也。
[版本比較]

39. 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5],二人而俱見是楹[]也,若事[46]
[版本比較]

40. 久,彌異時也。()[],彌異所也。
(
)[47]久,古今()[][48]莫。宇,東西家[49]南北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41. 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窮,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
[版本比較]

42. 盡,莫不然也。
盡,()[][50]止動。
[版本比較]

43. 始,當時也。
始,時或有久,或無久,始當無久。
[版本比較]

44. 化,徵易也。
化,若為鶉。
[版本比較]

45. 損,偏去也。
損,偏[][51]也者,兼之()[][52]也。其體或去[][53]存,謂其存者損。
[版本比較]

46. 大益。
[版本比較]

47. ()[]()[]()[][54]
[]()[]()[][55]
[版本比較]

48. ()[][56],易也。
(
)[],區穴若,(斯貌[57])[所視][58]
[版本比較]

49. 動,或[59]()[][60]也。
動,(偏祭)[]()[]者,戶樞(免瑟)[它蠶][61]
[版本比較]

50. 止,以[62]久也。
止,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若()[][63]過楹。有久之不止,當馬非馬,若人過梁[64]
[版本比較]

51. 必,不已也。
必,謂臺[65]()[][66]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
[版本比較]

52. 平,同高也。
53. 同,長以相盡也。
54. 中同長也。
同,捷[67]()[]之同長也。
心中,自是往相若也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55.厚,有所大也。
厚,惟無所大。
[版本比較]

56. 日中,南也。
[版本比較]

57. 直,參也。
[版本比較]

58. 圜,一中同長也。
圜,規寫()[][68]也。
[版本比較]

59. 方,柱隅四()[]也。
方,矩()[]()[]
[版本比較]

60. 倍,為二也。
倍,二尺與尺但去一。
[版本比較]

61. 端,體之無序[69]而最前者也。
端,是無同也。
[版本比較]

62. ()[],中也。
()[][70]謂夾之者也。
[版本比較]

63. ()[],不及旁[71]也。
(
)[][72],謂夾者也。尺前於區穴[73]而後於端,不[74]夾於端與區內。及,及非齊之及也。
[版本比較]

64. ()[][75],間虛也。
[][76]虛也者,兩木之間,謂其無木者也。
[版本比較]

65. 盈,莫不有也。
盈,無盈無厚。於()[][77]無所往而不得。
[版本比較]

66. 堅白,不相外也。
得二,堅[]異處不相盈,相非,是相外也
[版本比較]

67. 攖,相得也。
攖,尺與尺俱不盡,端()[][78]()[][79]盡,尺與[][80]或盡或不盡。堅白之攖相盡,體攖不相盡()[81]
[版本比較]

68. ()[][82],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仳,兩有端而后可。
[版本比較]

69.次,無間而不()[]攖也。
次,無厚[83]而后可。
[版本比較]

70. 法,所若而然也。
法,意規員三也俱,可以為法。
[版本比較]

71. 佴,所然也
佴,然也者民若法也。
[版本比較]

72. 說,所以明也。
[版本比較]

73. ()[][84]不可,兩不可也
74. 辯爭()[][85]也。辯勝,當也。
彼,凡牛樞非牛,兩也,無以非也。辯[者],或謂之牛,或[86]謂之非牛,是爭彼也。是不俱當,不俱當,必[87]或不當,不若當犬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75. 為,窮知而於欲也。
為欲()[][88]其指,智不知其害,是智之罪也。若智之慎()[]也。無遺於其害也。而猶欲()[]之,則離[89]之。是猶食脯也,騷之利害,未[][90]知也,欲而[]騷,是不以所疑止所欲也。廧[91]外之利害,未可知也,趨之而得()[][92]則弗趨也,是以所疑止所欲也。觀為窮知而[93]於欲之理。()[]脯而非()[]指而非愚也,所為與不[94]所與為相疑也,[95]非謀也
[版本比較]

76. 已,成、亡
已,為衣成也;治病,亡也。
[版本比較]

77. 使,謂、故。
使,令謂,謂也,不必成()[][96];故也[],必待所為之成也。
[版本比較]

78. 名,達、類、私。
名,物,達也,有實必待文()[][97]也。命之馬,類也,若實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於是實也。聲出口,俱有名,若姓、()[][98]
[版本比較]

79. 謂,移、舉、加。
(
)[鹿][99]謂狗犬,()[][100]也;狗犬,舉也;叱狗,加也。
[版本比較]

80. 知,()[][101]、說、親。
知,傳受之,聞也;方不「[102],說也;身觀焉,親也。
[版本比較]

81. 名,實、合、為。
所以謂,名也;所謂,實也;名實耦,合也;志行,為也。
[版本比較]

82. 聞,()[][103]、親。
聞,或告之,傳也;身觀焉,親也。
[版本比較]

83. 見,體、盡。
見,()[][104]者,體也;二者,盡也
[版本比較]

84. 合,缶、宜、必。
[105],兵立,反()[]。志()[][106],正也。()[]之為,宜也。非彼必不有,必也。()[][107]者用而勿必,必也者可勿疑。
[版本比較]

85. 權利,()權害。
(
)[][108]者,兩而勿偏。
[版本比較]

86. 為,存、亡、易、蕩、治、化。
為,()[]、臺,存也;病,亡也;買鬻,易也;[109]盡,蕩也;順長,治也;()[][110],化也。
[版本比較]

87. 同,重、體、合、類。
同,二名一實,重同也;不外於兼,體同也;俱處於室,合同也;有以同,類同也。
[版本比較]

88. 異,二、[][111]體、不合、不類。
異,二必[112]異,二也;不連屬,不體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不類也。
[版本比較]

89. 同異交得,()[][113]有無
同異交得,於()[]()[]()[]有無也。比度,多少也。()[][114][115]()[][116],去就也。()[][117]()[][118]用桐,堅柔也。劍()[][119]()[][120],死生也。處室子,子母,長少也。兩絕勝,白黑也。中央,旁也。論行(行行)學實,是非也。難宿,成未也。兄弟,俱適也。身處志往,存亡也。()[][121]為姓,()[]也。賈宜,貴賤也。
[版本比較]

90. 聞,耳之聰也。
[版本比較]

91.聞而得其意,心()[][122]察也。
[版本比較]

92. 言,口之利也。
[版本比較]

93. 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版本比較]

94. 諾,不一利用。
諾,超城[123]()[]()[]也。相從、相去、先知、是、可,五()[][124][正五諾,()[]人於知有說。過五諾,若()[][125],無()[][126]無說。用五諾,若自然矣。][127]長短、前後、輕重援。
[版本比較]

95. 服執誽(音利)[言利][128]
執服難成,言務成之,()[][129]則求執之。
[版本比較]

96. ()[]則求其故。
97.法同則觀其同
98.法異則觀其宜。
法,法取同,觀巧[130]法,取此擇[131]彼,問故觀宜。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版本比較]

99.止,因以別道。
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與以有愛於人有不愛於人,()[][132]愛人,是孰宜()[][133]
彼舉然者,以為此其然也,則舉不然者而問之。
[版本比較]

100.缶無非。
若聖人有非,而不非。(正五諾皆人於知有說過五諾若員無直無說用五諾若自然矣94)
[版本比較]




[1] 張惠言以為此五字與上下文不相屬,逐移往下條。孫詒讓以為此校「近是」。
[2] 與上文「小故」對。
[3] 「得」字正字作。疑脫下半部而成「見」字。
[4] 無解釋
[5] 同智。
[6] 即「知覺」之「知」。
[7] 與〈經〉「接」同義。
[8] 孫詒讓云吳鈔本「貌」作「(貌去豸)
[9] 顧千里,從《經》作「」。
[10] 「民」,唐人避世宗諱闕筆,與「己」形近。
[11] 存疑
[12] 「芬」字篆文作「」與「愛」正字「」相近。
[13] 孫詒讓引畢沅:僈,「慢」字異文。
[14] 據張惠言,論讀作倫。
[15] 「竊」俗字作「窃」,下半部與「巧」形似;另外,竊與盜文義正相貫。
[16] 無解釋。
[17] 「君」與「氐」篆文形近。「君」先譌為「氐」,復譌為「低」。
[18] 同「揗」;同聲假借字。《說文》「揗,摩也」。意謂人眾相摩切。
[19] 孫詒讓以為、狷乃同聲假借字。
[20] 從顧千里讀作「詒」。
[21] 禮記坊記注云:「慊,恨不滿之貌也」
[22] 同聲假借字
[23] 別本無「也」字
[24] 畢沅云別本有作「知其思耳也」。但孫詒讓以為按文義當為「諰」。《荀子》〈疆國篇〉有「雖然,則有其諰矣」楊注云「諰,懼也。」
[25] 據《經》改。「弗」,吳鈔本作「不」。
[26] 孫詒讓原文未有注明改字。
[27] 吳鈔本作「盈」。畢沅以「楹」為「形」。孫儘管未有明確表明立場,惟其案語云:「言生無常,形與知合則生,離則死也」——即明白表示同意畢沅改「楹」為「形」。
[28] 聲近而誤。
[29] 從張、楊。
[30] 有,讀為「又」;另外,又疑作「人治有南北」。
[31] 「篤」之借字。
[32] 孫詒讓懷疑此條有誤。
[33] 孫原文未有注明改字,但指出《道藏》及吳鈔本均作「譽」,為涉上而誤。
[34] 「文名」即「言以文飾為名」。但孫詒讓以為此篇的「之」字多譌為「文」,此處亦懷疑有譌。「之名」,意即「是名」,與「彼實」相對。
[35] 後文有「聲出口,俱有名。」
[36] 不加「者」字此句義難通。
[37] 與「由」通。
[38] 據畢沅;以意刪。
[39] 孫詒讓以為此句「乃約述經語以起下文,今本譌舛不可通,逐誤屬上章耳」。
[40] 據鈕。
[41] 但孫又認為張惠言不改字的解釋亦通。
[42] 畢沅及張惠言皆以為此七字衍,而吳鈔本亦無此七字。
[43]」的假借字。《說文》
[44] 與「辜」通。此句的意思為:罪不必犯禁,惟害無罪,則及罪也。
[45] 同同。
[46] 舊本作「是」。孫據吳鈔本及道藏本改正。
[47] 據王引之。
[48] 據王引之。
[49] 不少編者均刪去「家」字,但孫詒讓以為「家猶中也,四方無定名,必以家所處為中,故著家於方名之間,非衍文也。」
[50] 盡與俱義略同。
[51] 依王引之校補。
[52] 孫詒讓無注明改字。
[53] 依王引之校補。
[54] 三字皆聲之誤。
[55] 「氐」乃《經》「柢」之省。
[56] 依盧。同障。
[57] 吳鈔本作「皃
[58] 〈備城門〉「時令人行視封」句中的「視」亦被誤作「貌」。「常」、「」:音近而誤。
[59] 「域」之正字。
[60] 〈經下〉「宇或徙」的「徙」亦譌作「從」。
[61] 兩字形似而。「它」即「蛇」正字。「蠶」,俗作「(上兩夭,下虫)(據《干祿字書》)
[62] 據畢沅:「以同已。」
[63] 據王引之。
[64] 孫詒讓以為「當牛非馬」及「當馬非馬」二句「與上下文不相冢,而與後『彼,凡牛樞非牛』章文相近,或有錯誤。」
[65] 據畢沅「臺」即「握」。《說文》有一字形近「臺」字,為古文「握」字。孫詒讓又說「握」古文又見於《准南子‧詮言訓》,今本亦誤作「臺」。但孫詒讓認為不改字本句亦可通。
[66] 孫原文未有注明改字,但指《道藏》及吳鈔本作「孰」為非。
[67] 吳鈔本及顧校季本作「楗」,但孫未見認同。反而認為「捷」讀作「插」。
[68] 吳鈔本作「支」。孫詒讓以為無論「攴」還是「支」均不明,疑當作「交」。孫詒讓云在〈備城門〉「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一句中的「支」今本譌作「交」。此可證二字有互譌的機會。
[69] 畢張以為「序」乃「敘」假借字,孫以為這與此條〈說〉相符。但又指出魯勝《墨辯序》有「名必分明,分明莫如有無,故有無序之辯。」可見晉時所傳的《墨辯》乃作「無序」。
[70] 據畢沅,以意改。
[71] 孫詒讓本作「」(怪字)
[72] 據畢沅。
[73] 孫詒讓的版本本作「內」,據畢沅改為「穴」。但查《道藏》本作「穴」。
[74] 孫詒讓云:「或云『不』當作『必』,亦通。」
[75] 同聲假借字。
[76] 據王引之,依〈經〉增。
[77] 形近而誤。又,〈經說下〉「廢石於平地」「石」字亦譌作「尺」。
[78] 據張惠言。
[79] 據張惠言。
[80] 由句末上移於此。
[81] 已移往上句「尺與」之後。
[82] 形近而譌。據〈說〉改。
[83] 或疑當作「無序」。
[84] 據張惠言。
[85] 孫詒讓並無注明改字,但云「彼,吳鈔本作攸。」
[86] 孫詒讓版本無「或」字。但其注云:「疑當作『辯,或謂之牛,或謂之非牛』。」
[87] 據孫詒讓,畢沅版本「必」前有「不」字,但孫詒讓據《道藏》及吳鈔本刪。
[88] 據孫詒讓,〈耕柱〉、〈備穴〉中的「」字譌作「難」字;〈經下〉「」字則或譌從着;故亦有可能譌從養。
[89] 孫詒讓云:「或疑『離』亦『』之誤,上欲屬意,下屬事也,亦通。」
[90] 孫詒讓未標明有加字。
[91] 同「牆」。
[92] 孫詒讓云此句跟「使人視城得金」意同。
[93] 孫詒讓以為此字與《莊子‧寓言》「無所縣其罪」的「縣」義同。
[94] 讀為「否」。
[95] 張惠言此句讀作「所為與所不為相疑也」,孫詒讓以為其校亦通。
[96] 經典凡從畾、纍與從㬎字多相混。此處的「濕」字乃水字旁的纍字,亦即《說文》「儡」、「人+櫐」的假借字。另外,「儡」與「成」義正好相對。
[97] 孫詒讓云:「或謂此文『多』與前文『名』,並當作『之名』,亦通。」
[98] 據畢沅、張惠言。
[99] 據孫詒讓,吳鈔本作「洒」。孫詒讓以為無論「灑」還是「洒」義亦難通。依〈經〉推論,疑當作「鹿」,形似而誤。
[100] 依〈經〉推論。
[101] 孫未有標明改字。
[102] 同「障」。據《集韻‧四十漾》。
[103] 孫未有標明改字,但說《道藏》及吳鈔本誤作「博」。
[104] 與下文「二者」正好相對。
[105] 孫詒讓引楊云:「疑『合』之訛。」但孫詒讓未有表明同意否。
[106] 〈大取〉兩處有「志功」一語。
[107] 亦疑作「宜」。
[108] 依〈經〉推斷;又「仗」與「權」草書形似。〈經說下〉「右權交蠅」今本「權」作「校」,與此相類。
[109] 據畢沅、《釋文》,此字同「消」。
[110] 「鼠」漢隸作「」,形似而誤為「買」。
[111] 據畢沅;另外吳鈔本亦有此字。
[112] 讀為「畢」。
[113] 依〈說〉改。〈說〉有「()[]有無也」。
[114] 即「蛇」正字。
[115] 「螾」字之別體。
[116] 形似而譌。
[117] 據《干祿字書》,「象通作」,正跟「鳥」字形相近。
[118] 形近而譌,偏旁相類。
[119] 形近而譌。
[120] 篆文形近而譌。
[121] 〈經說下〉「霍」字四見,皆為「虎」。
[122] 據畢沅,按下條經的句式改。
[123] 孫詒讓認為二字有誤,但未有提出如何改正。
[124] 形近而譌。
[125] 據吳鈔本。
[126] 聲轉而誤。
[127] 自篇末移至此。
[128] 據〈說〉推測。
[129] 〈經〉有「誽」字,但未見於〈說〉。因疑「九」乃「誽」的壞字。
[130] 「傳」、「轉」字通。
[131] 讀作「釋」,即「捨」之意。。
[132] 據張惠言。
[133] 孫詒讓云:「皆釋〈經〉「止」字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