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應–祥瑞、災異與符命–三綱–五常

五德終始,讖緯,孝廉,內朝與外朝
 編號 : lexicon_han001_004
 標題 : 天人相應 (tian ren xiang ying) –祥瑞、災異與符命 (Xiangrui, zaiyi yu fuming) –三綱 (sangang) –五常 (wuchang)
 內文 : (1)天人相應:「天人」之相應觀念,乃漢代儒學主要特色所在。先秦孔孟皆以政治與道德之旨趣(politico-moral interest)為主,故其學說基本上為一心性論;荀子雖不了解孟子之心性論,但其立說仍以化性、勸學為宗旨。總之,皆著眼在人之文化生活,而不在於外在之宇宙。漢代儒學則承戰國至秦漢之際一段期間之思想混合趨勢,而吸收陰陽五行之說;立論有濃厚宇宙論色彩。而此種宇宙論又非智性之探討,而常涉及一種神秘信仰。最明顯之實例即是「天人相應」之說。此說有兩層涵義:其一是認定有「意志天」(或人格神),故認為「天」可對人賞罰及示警;尤其人君失道,天便以「災異」示警。其二是假定宇宙有一種秩序,而人之行為須與此種秩序相應,方是合乎道。前者有宗教神話色彩,後者則屬宇宙論模式之思想。漢儒如董仲舒,即同時持此兩種論調。「天人相應」之說亦成為漢代之流行思想。
(2)祥瑞、災異與符命:漢儒由於倡天人相應之說,在政治思想上便借天意以限制君權,認為人君有道或政治興盛時,天即降祥瑞,反之,則有災異。此種說法實與古代以天命決定政權興廢之信仰有明顯關係。漢代人宗教氣息甚濃,此種虛幻思想流行後,懷政治野心之人又每每偽造證據以作宣傳之用,成為幻中之幻。例如王莽有篡位之陰謀,即偽造所謂「符命」。符命承古代謠讖傳統,常以民間歌謠或某地掘出之石塊上之刻文作對政治之預言,其實自皆屬人所偽造。漢興以前本已有此種風習,至漢代更經理論化而成為一般信仰。知識份子亦習以為常。東漢中葉以後,有懷疑派思想興起,方對災祥符命等怪說有所批評。
(3)三綱:漢代思想除有宗教色彩外,又有極強之封閉傾向。故綱常之說亦於此時興起。蓋漢代繼秦之後,正式建立中央政府下之統一秩序,故有力求穩固之趨勢,對於一切規範均要求固定不變;配以宇宙論之思想,以人應天之信仰,遂既成之倫理規範絕對化。所謂「三綱」之說即以「君」、「父」及「夫」為不可動搖之權威。由此而設立一種無彈性之社會秩序。真成為所謂「封建社會之倫理觀」,與儒學原意相去頗遠。
(4)五常:漢儒除有「三綱」之說外,又以「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五德;並配以五經。此說與「三綱」之說,皆見於「白虎通義」一書。後世所謂「綱常」,即三綱五常之簡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