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儒家與西方哲學:第九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楊自平 ( 中央大學中文系 )
  論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的荀子研究對荀學發展之意義
   
唐 、牟、徐 三位前輩均曾研究荀子思想,不少學者已提出相關之研究 。 但本文從荀學發展的角度 ,考察 當代新儒家能否在當代的荀子研究成一獨立系統,足以稱為當代新儒家的荀學。本文分別從三位前輩的荀子研究 ,指出共同論點及各自的特色,進而與近代及歷代評荀子的主張相較,期見出 當代新儒家在荀學發展史之成就與定位; 同時亦關注後起者該如何在三位前輩的成就下,進一步開展,使荀學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此二者便是本文關注焦點所在。
 
  楊祖漢 ( 中央大學中文系 )
  康德哲學與當代的儒學詮釋
   
當代新儒家有取於康德哲學,是一公認的事實,本文試圖說明康德哲學對儒學理論之詮釋是確有重大貢獻的。本文分三部分來論述:

一、用康德的道德哲學來詮釋孟子,對孟子的義利之辨、仁義內在等見解,可以給出一個明白而合理的論證,又由康德「意志對於其自己是一法則」及自律與他律的區分,對心學與程朱理學的不同,也可以給出明白的說明,此在牟宗三先生的著述中已給出了成功的示範。

二、 從康德「必須由對道德的一般了解進到道德哲學的了解,以堵住(或化解)自然之辯證」的說法,可以為程伊川所說的「由常知進到真知」,及朱子重視格物致知、致知才能誠意之說,給出一個善解,這是我近來要努力證成的說法。

三、 在康德較晚期的《道德形上學》書中,康德的德性義務與法權義務的區分,也可以證成徐復觀先生說的,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有所區別(即有不同的標準)之說,康德此一區分所含的自由的不同意義,如從存心上所說的內在的自由,與從行動上所說的外在的自由,此兩種自由之區分也可以解決清儒戴東原所提的「以禮殺人」質疑。
 
  葉海煙 (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
  牟宗三的新道家哲學詮釋
   
在界定道家形上學乃 「境界形態的形上學」的同時,牟宗三仍然以其全向度的「生命的學問」為論域,持續地展開其兼具概念析解與系統構建的哲學思維,以及有本有原的經典詮釋工作,而終得以成就其在當代中國哲學發展歷程中獨樹一幟的一家之言。當然,這也自是牟宗三以其「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身份,通過「返本而開新」的批判精神,而因此有容乃大所締造的學術業績。其間,牟宗三主要的道家詮釋乃由老子而莊子,再由莊子而至於魏晉道家,一方面細密而謹嚴地料理相關的哲學文本,一方面則在高度的問題意識引領下,從先秦原始道家到魏晉新道家,通貫而有序地透過其由「哲學史家」上達於「哲學家」的慧眼,終究完成具有理論典範作用的詮釋歷程 ── 其實,此一詮釋歷程乃「未完成的完成」;也就是說,它正完成於「未完成」之中,特別是從牟宗三所已展現的哲學家的襟懷看來,顯然在下述兩個論述面向中,牟宗三已然突出了由「儒道對比」到「儒道互補」的人文學取向:

(一)  牟宗三在「境界形態」的哲學高度下,闡析道家之「道」的深層意涵,似乎是嘗試從「無」的功能義,一逕邁向「有」的實體義,以展開具有「歸根」與「復命」意趣的回返本真之路。

(二)  牟宗三的「儒者風範」及其所展現的心靈取向,顯然在相當程度上,對其運用「才性」和「玄理」作理論思考之概念,以開發魏晉道家的哲學意涵,發揮了定盤之針的效力。

此外,本文也將運用西方存有論與哲學詮釋學中足以和牟宗三的道家詮釋作對比進而有所參照的理論資源,以擴大吾人用以反思當代新儒家相關課題的哲學
   


Contact Us | © 201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