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鼓應教授
台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
特聘學者
陳鼓應教授生於1935年,福建長汀人。1956年入讀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60年畢業後入讀同校的哲學研究所,師從殷海光、方東美,於1963年取得碩士學位後旋即獲聘為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前身)哲學系講師,3年後轉往國立台灣大學任教,先後任講師及副教授,至1973年離職。1973-78年間陳教授於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當研究員,1979年前往美國,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研究員。陳鼓應教授自1984年開始出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達13年之久,及後回到台灣大學哲學系當教授,直至2005年退休,期間曾受邀到捷克查理斯大學東亞系擔任客座教授(1999秋至2000春)。退休後陳教授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現為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特聘學者。
陳鼓應教授乃海內外知名的道家研究專家,註譯有多種道學經典,包括《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莊子今註今譯》、《黃帝四經今註今譯》、《管子四篇詮釋》、《周易注譯與研究》(與趙建偉合著),另有專著《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老子評傳》(與白奚合著);除了道家研究之外,陳教授亦熟諳尼采及存在主義,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等書。17年前創辦《道家文化研究》學術期刊並親自擔當主編至今,陳鼓應教授為推動兩岸的道學研究,不遺餘力。
陳鼓應教授是第十一位唐君毅訪問教授,是繼勞思光教授後第二位華人學者獲此殊榮。他的公開演講題目為「老、莊及《易傳》的重要哲學議題──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並會為本系主持一個為期四週的研究院研討班「莊子專題研究」,及在本系的教職員研討會中發表題為「從『得意忘言』的詮釋方法到譜系學方法的應用」的論文。
老、莊及《易傳》的重要哲學議題——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
易、老、莊三玄長於抽象思考且富辯證思維,故基於中國古典哲學理論建構 之核心地位。
就哲學史學脈系絡觀之,自《易經》到老子,可以窺見古典哲學在思想方法上的一條發展線索。而《易經》經文尚謙、「無妄」及否泰相尋等人生哲學,對老子人道觀的建立有著一定的聯繫。自春秋末到戰國中期,老莊開啟了中國古代哲學的開創期,在老莊形上道論的基礎上,為道家學派建立了完整體系的天道觀和人道觀。
而道家的宇宙論和辯證法思想又促進易傳學派由占筮向哲學轉化。三玄之哲學學脈關係及其思想的內在聯繫,從未有過專文論述。我在完成《易傳與道家思想》和《道家易學建構》之際,自覺性地應用譜系學的方法在哲學思想與文獻論證的基礎上,撰寫了<三玄四典的學脈關係>,這篇論文從縱向聯繫論述《易經》→《老子》→《莊子》→《易傳》之間的一條學脈進程。《周易》分《易經》 和《易傳》兩部份,魏晉以後它們和《老子》、《莊子》被稱為「三玄」,三玄事實上包含了四部典籍,而每部典籍撰作時間少則相距一、二百年,多則五、六百年。由占筮記錄卦辭和爻辭組合而成的《易經》,始於殷周之際至西周初年,當屬哲學前期的作品,因而本文繼續探討「三玄」共同的哲學議題時,主要依據 《老》、《莊》和《易傳》三部哲學典籍。
莊子專題研究
27/3 (星期五)
3/4 (星期五)
17/4 (星期五)
壹、 課程題目:
一、 莊子思想對老子的繼承和發展。
二、 莊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三、 莊子的心學。
四、 莊子的情性論。
貳、講課大綱
一、 莊子思想對老子的繼承和發展。
道家學派有許多共同的主張,如道、德、有、無、虛、明等。這些概念由老子首先提出,其後莊子和黃老學派各有發展。關於「道」的概念,老子比較側重在它的客 觀實體性,到莊子則轉化成主體生命的精神境界。「無為」學說是老莊最有名的,而《老子》書中的「無為」,多屬政治意涵,莊子卻將「無為」概念,轉化為個體 自得自適的精神境界或狀態。
老莊最大的不同在於:如果說老子學說最大的特點為「貴柔」,莊子則是貴「遊」,「遊心」可說是莊子哲學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二、莊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人 文精神在先秦諸子的討論中,匯成了一股時代的思潮。在本次的講題,一方面探討古代人文思想的由來與線索,同時梳理老莊與其他諸子間人文思想的異同。老子在 道物關係的重要議題中,將文化上的人文思想引進哲學的領域,他從現象界進而探討萬物的本原與本根之道,並以「道」來豐富「物」的內涵。老子還提出「為學」 與「為道」的兩個途徑,但在老子的思維中,這兩個途徑似乎成為難以銜接的兩橛。到了莊子,提出道物不相離的主張(〈知北遊〉:道「無所不在」、「無乎逃 物」),莊子運用許多生動的寓言(如〈養生主〉:「庖丁解牛」、〈達生〉:「痀僂承蜩」、「梓慶為鐻」等寓言),描述人憑藉專精的技藝可以呈現道境。這樣 將「為學」與「為道」的兩橛狀態聯繫起來,成為一條通向主體最高境界的通道。在莊子哲學的園地中,主體精神意境的提昇及宇宙生命普遍流行的境界,大大地豐 富了中國古代的人文世界。
三、莊子的心學
從 文獻來看,《論語》和《老子》談「心」,尚未形成顯題化的觀念。到了戰國中期的孟莊時代,心論才發展為哲學議題。 唐 君毅先生說:「中國思想之核心,當在其人心觀,……道家莊子一派,其言人心者尤多」、「吾人生於今世,尤更易覺到莊子所言人心之狀,遠較孟子、墨子所言人 心之狀,對吾人為親切有味。」 ( 〈孟墨莊荀之言心申義〉, 1995 年《新亞學報》一卷二期 ) 。戰國中期心學的兩大領域──孟子對於道德意識的闡發,和莊子對於審美意識的高揚,在古代文化史上交相輝映。學界有關孟子心學的討論特多,而關注莊子心學 者則罕見。
本講以莊子內篇為主要的範圍,論述心的概念在各篇中的意旨,並著重討論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審美心境。
四、莊子的情性論。
在人性論中,心、性、情為重要的哲學議題。莊子〈德充符〉提出「無情」說。觀其語境意義近於「以理化情」。而外雜篇則主「任情」與「安情」──「任性命之情」、「安性命之情」。
人性論中,莊子論心、論情都有正反兩個面向,唯獨談性只基於正面肯定的立場。莊子說:「性者,生之質也。」這觀點接近孔子、告子及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一系列,都屬於自然人性論的系脈。
在現成文獻中,儒家的主流思想為揚性抑情。而莊子則強調性情不離,在人性論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參、參考書目:
一、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商務印書館。
二、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