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2020

中国哲学史 (一)

2009-2010 | 上学期
哲学主修
W 02-04; Tuto
UCA 104; Tuto
郑宗义

PHI 2020 中国哲学史(一)

课程简介

  • 本课程共分八专题,通过概念的厘清与理论的阐释系统地检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趋向及各家处理的问题,从而使学员能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一基本客观之了解。

  • 每一专题均附建议阅读材料(详见讲授专题),学员宜选择其中部分阅读以与课堂所听相互印证、发明。

  • 另每一专题均会派发讲授大纲及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员能按图索骥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 本课程的重点不在提供既定的观点而在于刺激学员进行哲学思考,俾使能由之引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欣赏与兴趣。

课业要求

  • 本课程设有导修(三次),用分组报告及讨论形式进行以考核学员的学习进度,导修安排见下,占总成绩 20% 。

  • 学员须按时呈交两篇习作(每篇不多于二千字),占总成绩 30% 。习作呈交后将安排与学员个别面谈讨论其习作。

  • 学员须参加期终考试,占总成绩 50% 。

  • 另为鼓励学员利用教学网站的讨论区发表意见,凡踊跃发言者,最多可获 10% 奖励分数。

讲授专题

一、 导论:哲学、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

建议阅读材料:

  1. 劳思光:〈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收氏着:《思辩录——思光近作集》(台北:东大图书, 1996 ),页 1-37 。
  2.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台北:三民书局, 1995 增订八版),〈序言——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页 1-20 。
  3. 郑宗义:〈论二十世纪中国学人对于「中国哲学」的探索与定位〉,华梵大学哲学系编:《劳思光思想与中国哲学世界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2 ),页 1-23 ;另《中国哲学史》( 2006.2 ),页 21-34 。
  4. 郑宗义:〈生命的学问——当代建构「中国哲学」的一个尝试〉,收景海峰编:《拾薪集——「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前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页 259-273 。
  5. Carine Defoort (戴卡琳) ,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Chinese Philosophy? Arguments of an Implicit Debate”, Philosophy East & West , Vol.51, Number3, July 2001, pp.393-413.

二、 上古思想之趋势与突破:人文精神的跃动

建议阅读材料:

  1.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第二章〈古代中国思想〉,页 77-100 。
  2.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8 九版),第二章〈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页 15-35 。
  3.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 1996 ),第五章〈天命〉,页 161-223 ;第六章〈礼乐〉,页 224-289 。
  4.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周易古经通说》,第一篇〈周易琐语〉,页 5-17 。

三、 先秦儒家的奠基者:孔子的「复礼归仁」

建议阅读材料:

  1.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第三章(上)〈孔子与儒学之兴起〉,页 102-158 。
  2. Herbert Fingarette,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1998 reissued), 84 pages.
  3. Benjamin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3 “Confucius: The Vision of the Analects”, pp.56-134.
  4. Tu Wei-ming, 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lbany: SUNY, 1997 8th printing), Chapter V “Jen as a Living Metaphor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pp.81-92.
  5. Shun Kwong-loi, “Ren 仁 and Li 礼 in the Analects ”, in Confucian and the Analects: New Essays , Bryan W. Van Norden ed. ( Oxford an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53-72.

四、 孔子以后儒学之发展:郭店儒简思想介绍

建议阅读材料:

  1.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前言〉,页 1-9 ;第二至五组简文,页 75-229 。
  2. 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湖北 教育 出版社, 2003 ),第三章〈《性自命出》与传世先秦文献「情」字解诂〉,页 31-59 ;第四章〈《性自命出》中的心性论〉,页 60-81 ;第五章〈《性自命出》中的乐论〉,页 82-106 。
  3.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0 ),第三章〈简帛《五行》经说研究〉,页 126-172 ;第四章〈《性自命出》的心性论与学派归属〉,页 173-213 ;第五章〈《语丛》四篇探析〉,页 214-241 。

五、墨子之非儒及墨辩

建议阅读材料:

  1.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第五章〈墨子与墨辩〉,页 289-328 。
  2. 唐端正:〈从墨子之十务辨儒墨之异〉,收氏着:《先秦诸子论丛(续编)》(台北:东大图书, 1983 ),其 47-85 。
  3. 徐希燕:《墨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第二编,第一章〈墨子的本体论〉,页 40-65 ;第二章〈墨子的认识论〉,页 66-79 ;第三章〈墨子的方法论〉,页 80-107 。

六、先秦儒学的辩护者:孟子与荀子

建议阅读材料:

  1.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第三章(下)〈孟子及儒学之发展〉,页 159-203 ;第六章〈荀子与儒学之歧途〉,页 329-350 。
  2. 牟宗三:《圆善论》(台北: 学生书局 , 1985 ),第一章〈基本的义理〉,页 1-58 ;第二章〈心、性与天与命〉,页 131-157 。
  3.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 学生书局 , 1984 五版),第五、六章〈孟子之立人之道(上)(下)〉,页 210-259 。
  4. Benjamin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 Ch.7 “The Defense of the Confucian Faith: Mencius and Hs ü n-tsu”, pp.255-320.
  5. 牟宗三:〈荀学大略〉,收氏着:《名家与荀子》(台北: 学生书局 , 1994 三刷),页 195-277 。
  6. Antonio S. Cua, Human Nature, Ritual, and History: Studies in Xunzi and Chinese Philosophy ( Washington : CUP, 2005), Essay 1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pp.3-38; Essay 2 “Dimensions of Li (Propriety)”, pp. 39-62.

七、先秦道家:老子与庄子

建议阅读材料:

  1.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 学生书局 , 1983 ),第五讲〈道家玄理之性格〉,页 87-109 ;第六讲〈玄理系统之性格——纵贯横讲〉,页 111-126 ;第七讲〈道之「作用的表象」〉,页 127-156 。
  2. 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 ),第三章〈当代老学诠释系统的分化〉,页 34-83 。
  3. 刘笑敢 :《老子古今——五种对斟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上卷,导论一〈版本歧变与文本趋同〉,页 1-42 ;导论二〈回归历史与面向现实〉,页 43-88 。
  4. 刘笑敢 :《老子》(台北:东大图书, 1997 ),第六章〈道与德:关于自然与无为的超越性论证〉,页 184-237 。
  5. 郑宗义:〈论牟宗三先生的经典诠释观:以先秦道家为例〉,《人文学报》,第 24 期, 2001 ,页 371-405 。
  6. 陶国璋:《庄子齐物论义理演析》(香港:中华书局, 1998 ),一〈序幕:天籁境界〉,页 13-21 ;二〈存在的呼应〉,页 23-41 ;三〈平齐物议〉,页 43-105 。
  7.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二章〈「齐物」三义〉,页 15-31 ;第四章〈齐「物论」——《庄子》主题分析之一〉,页 47-60 ;第五章〈齐万物——《庄子》主题分析之二〉,页 61-72 ;第六章〈齐物我——《庄子》主题分析之三〉,页 73-87 。
  8. Harold D. Roth, “ Bimodal Mystical Experience in the “ Qiwulun 齐物论 ” Chapter of the Zhuangzi ” ; Brook Ziporyn, “ How Many Are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and I? Relativism, Mysticism and the Privileging of Oneness in the “ Inner Chapter ”” ; Chad Hansen, “ Guru or Skeptic? Relativistic Skepticism in the Zhuangzi ” , all in Scott Cook ed.,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s on the Zhuangzi ( Albany : SUNY, 2003), pp. 15-32; 33-63; 128-162.

八、现实政治的慧眼:法家与韩非

建议阅读材料:

  1.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八讲〈法家之兴起及其事业〉,页 157-176 ;第九讲〈法家所开出的政治格局之意义〉,页 177-201 。
  2. 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台北: 学生书局 , 1984 再版), 108 页。
  3. Benjamin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 Ch.8 “Legalism: The Behavior Science”, pp.321-349.

 

参考书目 (按着者姓氏笔划排列)
  1.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第一、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 1985 。
  2.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 学生书局 , 1985 。
  3.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台北商务印书馆, 1950 。
  4.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 ── 原性篇》,台北 学生书局 , 1984 全集校订版。
  5.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 ── 原道篇》(卷一、二),台北 学生书局 , 1984 台四版。
  6.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 ── 导论篇》,台北 学生书局 , 1984 台五版。
  7. 唐端正:《先秦诸子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81 。
  8. 唐端正:《先秦诸子论丛(续编)》,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83 。
  9.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 ── 先秦编》,台北商务印书馆, 1969 。
  10.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二卷),台北三民书局, 1984 增订版。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香港三联书店, 1992 。
  1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 84 、 85 。
  13.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大纲》,台北 学生书局 , 1988 。
  14.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5. Shu-hsien Liu, Understanding Confucian Philosophy: Classical and Sung-Ming , Westport : Praeger Publisher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