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儒家與西方哲學:第九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劉滄龍 (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
  跨文化思考中的主體與工夫:從「內在多元的主體」解讀王船山氣的思想
   
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以康德哲學的架構為基底,創造性詮釋了儒家的道德哲學,也讓儒家詮釋進入了跨文化思考的嶄新階段。然而引入康德哲學詮釋儒學,也勢必產生多方連鎖的效應,其中可以考慮的是,當代西方思想對於康德哲學的批判如何納入儒學的詮釋當中。本文嘗試以尼采哲學為線索,將「內在多元的主體」看成是當代哲學批判康德式「單一普遍主體」所獲致的結論之一,並且認為此一主體概念有利於跨文化的思考。我們將以王船山哲學為例,從他對莊子氣化主體的吸收與詮釋當中,探討此一「內在多元的主體」在儒學內部成立的可能性,並且主張主體的內在多元性不是以反思的方式建立起來,真理將一併收納到主體的工夫之中,成為主體性的真理。具有跨文化意涵的主體得以在工夫中,獲致對於差異的肯定,被當代哲學質疑的主體與真理這兩個概念也因此具有不可取消性。
 
  潘朝陽 ( 臺灣師範大學僑教學院 )
  唐君毅的中國文化空間觀
   
(待補)
 
  潘鳳娟 (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 )
  他鄉遙記:秦家懿的鄉愁與儒家的離散
   
華人移民在主觀認定及客觀狀態下,自稱或被稱為離散族群。因為在任何國家,新一代的移民一改舊式唐人街型態,一般都分散居住,自然融入僑居國社會中。以北美及歐洲為例,華人散居許許多多大小城鎮,是名符其實的離散狀態。 秦家懿( Julia Ching, 1934–2001 ) 作為 旅居他鄉的漢學研究者,以所從來的文化為研究主體,因其雙重身 分 ,研究主體與其身 分 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其儒學研究成為一種鄉愁書寫。本文擬借用文化離散與移民理論,以 秦家懿的著作為核心,分別從 「秦家懿的雙重身 分: 儒與耶」、「秦家懿的雙重鄉愁 : 祖國與天家」、「離鄉與歸返 : 上下求索中國魂」、「 蛻變的 蝴蝶 : 寄寓他鄉與天家」四個子題進行論述,探索秦家懿的儒學。

關鍵字:秦家懿、 鄉愁、離散、儒耶對話、海外華人
 
  蔡家和 ( 東海大學哲學系 )
  唐君毅先生<船山之尊生尊氣與尊情才義>一文之探討
   
本文對於唐君毅先生的船山學做一詮釋,選定了《原性篇》的一文以詮釋之,當代新儒學中,唐君毅先生對於船山學很能有其相應的理解,相對於牟宗三先生,看中的是船山的歷史哲學,而於宋明理學,認為蕺山是宋明理學的殿軍,船山則在此之外,故牟先生對於船山學總是忽略之;而徐復觀先生的精神放在先秦及兩漢。故唐先生的船山學值得探討。唐先生於宋明理學的分系,並未強調,其實是不同於牟先生的三系說,其認為張子與船山為氣論一派,而不同程朱、陸王。而唐先生的船山學,重視船山的天道論與人性論,而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談唐先生對於人道論的闡發。此文中,唐先生並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發揮,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張子正蒙注》為背景所作的論述。《正蒙》談變化氣質、氣質之性,而船山亦有文字詮釋之,而唐先生能分別出張子與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做一分析與探討,以見唐先生所側重的船山學之面向。

關鍵詞:惡、氣質之性、客觀、乾坤
   


Contact Us | © 201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UHK